为贯彻落实中共辽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交通运输局2019年法制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2019年,辽源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部法制工作要点精神,深入推进路政执法、道路运输执法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执法队伍法治建设,加强爱路护路文明运输的打击整治力度,从而有效地保证辽源地区交通运输环境的安全畅通。
一、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1、继续推进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四统一”工作,实现执法标志醒目,执法标识一致,执法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统一要求,不断提高执法工作场所的硬件指标,从而有效保护路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更好地开展执法工作奠定硬件基础。
2、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案件办理制度。执法制度建设是执法规范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和有力保障,是进一步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建立现场执法管理制度,以调查取证、办案程序、案件定性、文书制作等为重点,建立案件办理、审核、监督制度,提高路政、运管案卷的制作的合法性。
3、执法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工作水平。电子抓拍系统已在各收费站得到全面推广和运用,违章违规车辆借助公安建立系统查询。目前,执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为科学治理、前沿治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 。
4、强化执法监督建设,促进执法健康发展。开展及时、有效的执法监督,保证执法者规范执法。使监督执法工作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执法单位和执法者更好地发挥长处,改进不足,弥补缺陷,以推进和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5、加大对违规车辆的执法力度。为整治“黑车”乱象、我们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车辆的执法力度,开展了“黑车”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东辽县出租车异地经营的违法行为和出租车违规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市运管处执法人员,放弃休息日,全处人员都投入到整治行业乱象行动中。稽查支队采取定时不定点、定点不定时的机动稽查。采用早检、晚检的机动时间,使黑车司机、东辽县出租车等无法掌握稽查支队下路巡查时间;运政执法人员在“黑车”聚集点长期安排专人对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死看死守、精准打击。 “游击战”已经成为稽查人员每天的常规工作方式;通过核查,排查出209名存在违法违规运营问题,其中:有吸毒记录驾驶员74人、有饮酒后驾驶记录驾驶员26人、有危险驾驶犯罪记录驾驶员33人、有交通肇事犯罪记录驾驶员16人、有暴力犯罪记录驾驶员60人。我们已撤销209名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并公告作废。对出租车驾驶员背景核查工作,我们每一季度或半年核查一次,今后将进行常态化管理,发现违法行为一律撤销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
二、建立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
自四月份国家扫黑除恶督导组来我省检查以来,我们与公安交警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长效工作机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按照各自职责,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形势进行研判,认真分析道路运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定期通报情况,实行资源和信息共享,强化对道路运输市场的监管,进一步提升和巩固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每月至少联合执法1次。在联合执法行动中,运管执法人员以国省干线、乡镇支线和辽营收费站为主阵地,坚持“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重点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拉活、拼活儿等违法行为。交警部门负责拦堵涉嫌非法营运车辆,对涉嫌非法营运的,运管稽查人员依法暂扣,负责调查取证,涉及交通违法行为的,由交警部门依法处置,形成分工明确、部门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联合执法效能。
三、加强基层法治队伍职业化建设
1、建立行政执法队伍的继续教育制度。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年度法治培训计划,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学习培训,把握全国“路政法规宣传月”契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和行政执法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2、着力提升路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2019年,我局积极组织路政人员参加省、市级执法业务技能培训班,全面提升了我市路政、超限执法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疏堵并举、建立长效机制和约谈机制
针对东辽县出租车在我市市区异地经营、残疾人特殊群体从事非法营运等问题,4月15日,运管处政委刘少平约谈了东辽县运输管理所领导和东辽县出租车经营者代表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代表。通过约谈,进一步了解情况,研究治本之策,防止反弹,也要求他们守法经营,限期整改,不要成为制约出租车行业发展的毒瘤。通过此次约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建立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完善对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的同时, 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堵疏并举,从源头上有效地挤占“黑车”生存空间。
自四月份以来,公交公司将36路区间延伸至仁和康健体检中心,单程增加800米,增设站点一处;将12路延伸至欧亚山语城店,单程增加480米,沿途增设站点一处。
以后也将根据百姓的出行需求,增加班线客运车辆的发车频次,对公交线路达不到百姓出行需求的延伸路程、增设站点等,有效地挤压、占领“黑车”的生存空间。
五、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监管难题
问题一:监管市场点多、面广,执法人员少,达不到对监管市场的全覆盖。
问题二:违法、违规车辆利用执法人员休息时间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问题三:东辽县出租汽车在我市市区异地经营,我们对其查扣、处罚放行后仍继续从事异地经营,形成恶性循环,扰乱了我市市区的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问题四:路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交警部门的警力不足,不能实行24小时联合执法。比如,德胜超限检测站只能利用电子抓拍与称重系统对来往超限车辆进行24小时检测,并无拦截车辆的执法权,只能保留车辆超限数据,以备查验。
六、今后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建议
1、全面加强学习,提高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建议省、市法制部门积极组织、拓宽交通路政治超及交通运输执法和交警部门执法人员联合执法培训学习方式与渠道,努力提高路警联合执法人员的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身体素质,不断规范执法行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交通执法工作,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2、充实交通执法人员队伍。目前辽源地区路政执法公路里程长,任务严峻,人员少,保障不了公路附属设施的完整与路政案件的破案率。
3、加大对执法装备经费的保障力度。执法装备的好坏影响着执法进度和力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执法质量。
辽源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