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45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刘昂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政策落实的建议》收悉。现将结合民政部门职责将居家养老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养老服务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总人口数量以年均0.7%的速度递减,人口老龄化率则以年均1%的速度递增。截止2018年末,我市本级城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8667人,占城区总人口的21.9%;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国3.4和4.6个百分点,加快发展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民心所盼、势在必行的重要工作。多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了《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源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高位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和困难老年群体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二、积极申请国家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为积极推进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有关要求。经过积极申报,我市于今年2月成功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改革试点从2020年—2021年,为期两年左右时间,将获得中央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试点可以帮助我市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我市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需要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研究解决。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困难问题。二是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试点地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民营养老服务企业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服务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补贴资金支持,提高民营企业服务能力和营利能力,促进民营服务企业良性发展。三是提高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与培训学校合作和发放养老服务人才入职补贴等形式,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和提高生活待遇。在增强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还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的问题。
三、实施社区养老服务惠民工程
今年我市将加大对特困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惠民工程计划,简称“扶一把”工程。该项目主要是为城市60周岁以上特困老年家庭以加装扶手为主要内容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其中包括为老年人家庭,在坐便器、浴室、通道等安装安全扶手;在浴室加装安全浴凳或助浴椅等。“扶一把”工程由市民政局牵头,各区民政部门具体实施。该项工程已纳入2020年惠民实事行动计划。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工作
(一)严格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工作的要求。
严格落实《辽源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配建工作方案》(辽府办发〔2019〕12号)有关标准和要求。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1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并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验收合格后,由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建设单位无偿移交所在县(区)级民政部门,由县(区)级民政部门负责提出使用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严格按照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根据2019年10月,省发改委、省住建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202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相关工作的通知》(吉发改投资联〔2019〕726号)和2019年12月,省住建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吉建联发〔2019〕70号)有关要求,在2020年至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严格按照用地标准和配建要求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重要配套,纳入规划设计予以建设和改造。
(三)在棚户区、塌陷区改造回迁安置房中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在老城区改造回迁安置小区中,利用现有闲置房屋资源,严格按照标准统一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按规定移交各区民政部门统筹使用。
(四)利用公有产权闲置房产改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协调相关部门,挖掘现有公有产权闲置房产,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移交给民政部门改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五)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各区政府在利用各种资源仍然无法满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需求的,也可采取购买、租赁、置换和合作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多种形式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以国家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确保居家养老政策落实到位。
202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