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第11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单秉林、白杰:
您在市政协八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恢复东吉、西宁、南康、北寿城门地理标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四城门”历史由来
您所提到的恢复西安县四个城门建筑,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奉天军督奏请,在今辽源境内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西部称西安县,东部称东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瘩西侧(今龙首山)设置。大疙瘩在围内层峦叠嶂,绣壤相错;有山谷之险,足以控制四方;又通途畅行,居民已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奉天军督曾祺、咨商荒务大臣尹廷杰,改勘城基于大疙瘩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至半截河,方圆1里,面积541亩。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知县范贵良到任既添修衙署、复倡本城商民(捐钱万四千吊)造城门(即东吉、西宁、南康、北寿四门)。城门总高7米、长8.33米、宽7.8米、城门中6.66米。大门高4.69米、宽4.33米、门框0.66米、城门墙宽1.66米。
二、下步工作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去年6月,市委副书记韩阳受市委书记柴伟委托,召集民政、住建、自然资源、城市执法、交通、文旅等部门召开了地名管理专题座谈会,分析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关问题,并对包括四个城门在内的地名标准设置工作提出了要求。
由于在城区内设置地名标志工作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统筹负责。因此,市民政局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有关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历史收集以及档案归集等工作。同时,进一步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和地名历史故事收集工作,充分发挥辽源地名传承历史,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
辽源市民政局
202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