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市政府工作部门

        县区、开发区

        东丰县 东辽县 龙山区 西安区 经济开发区
        当前位置: 首页>>农业科技
        2017年东北地区玉米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7-04-18 19:23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去冬今春,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当前,地温回升较快,有利于土壤解冻、提早备耕和适期播种。各地要以“科学选种、及早整地、抢墒早播、合理密植、绿色防控”为重点,切实抓好玉米春播生产,推进东北玉米优化供给、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现提出东北地区玉米春播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选种。在玉米优势区,选择熟期适合、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良品种;在玉米种植调减区或粮改饲区,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专用型或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优良品种,以及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发展订单生产,做到品种科学布局、熟期合理搭配。直接选购高质量包衣种子,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有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二是及早整地,分类指导。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近期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早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期足墒播种和一播保全苗创造条件。对低温、湿渍风险大的地区,要及早清理农田,利用春季气温偏高、春风较大、土壤解冻和化冻速度快的条件,进行翻耕晾晒散墒和起垄散墒。对化冻后明水较多的地块,要采取疏通沟渠、挖排水沟和机械强排等措施抢排积水,确保适时整地播种。对春旱高发地区,要充分利用土壤返浆水,及早整地,及时镇压保墒。

          三是抢墒早播,一播全苗。根据各地气温、土壤墒情和品种特性等确定最佳播种期,抢墒早播,播后及时镇压保墒,提高播种质量,争取一播拿全苗。对土壤墒情适中的地块,要发挥农机作业速度快、播种质量高的优势,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镇压作业,减少土壤搅动,最大限度利用土壤墒情。对土壤墒情偏差的地块,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造墒播种技术,或实行垄沟播种及平播方式,也可实行少耕或免耕播种。对旱情严重的地块,可采取“坐水种”。对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田块,应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实行起垄种植。

          四是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及各地生态条件、基础地力和施肥水平,综合确定适宜密度,协调好个体与群体关系。对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生产管理水平较高且采用耐密品种的地块,亩保苗4000-4500株,青贮玉米亩保苗5000株左右,鲜食玉米亩保苗3000-3500株。播后及时化学封闭除草,并加强苗期管理,提高群体整齐度,促进根系早发和植株健壮生长,打好前期基础。

          五是强化监测,综合防控。据预测预报,今年东北春玉米主要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玉米螟、地下害虫、大斑病有可能重发,粘虫有局部暴发的可能。在选用抗病虫品种和包衣种子的基础上,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态势,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选用高效环保型农药品种组成最佳用药组合,减少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农委)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