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辽源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作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强做大民族品牌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全省区域品牌建设,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打造吉林区域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21〕45号),明确提出开展“吉致吉品”区域品牌认证,到2025年发布吉林区域品牌团体标准50项以上,获证主体达到100家以上,认证证书达到200个以上,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实现与国内先进省市区域品牌共享共建。基于上述规划目标,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辽源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府办发【2022】5号),对品牌建设工作作出总体的部署。
二、目的意义
品牌战略是国家推行的若干战略中的重要经济战略,是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引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辽源市品牌战略得到深入实施,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盛誉的商标品牌,为辽源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必须认识到,辽源市品牌发展还不完善,数量还是知名度均与国内及省内先进地区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辽源市市场主体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质量强市”在引领辽源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实施意见》的出台对辽源市品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积极意义。
三、主要目标
深入实施品牌创建提升行动,规范引导我市优势产业,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吉致吉品”吉林区域品牌认证,推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向区域品牌升级,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发展。到2025年,“吉致吉品”获证主体达到8家以上,认证证书达到12个以上;到2026年新增工业品牌15个、农业品牌15个、服务业品牌20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全面实现与国内先进省市区域品牌共建共享。
四、重点任务
立足辽源实际,突出资源禀赋,实施“三大品牌建设工程”,通过“标准+认证+标志+文化”加快培育“标准高、特色强、质量好、品牌响”的辽源农产品、辽源服务、辽源制造区域品牌。
1.实施农业产业优质品牌建设工程。突出辽源大米、鲜食玉米、禽蛋、东丰梅花鹿、东辽黑猪、东辽柞蚕、食用菌、林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标准引领,加大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建基地、重标准、创品牌,彰显特色农产品质量优势和品牌价值,打响辽源农产品品牌。
2.实施服务业特色品牌建设工程。立足推进服务业转型提质,突出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现代文化、养老服务、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产业,着力构建辽源现代服务业品牌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响辽源服务品牌。
3.实施先进制造业领航品牌建设工程。立足巩固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聚焦专精特新,完善制造业领域标准体系,突出袜业+现代纺织产业、钢铁+冶金建材产业、蛋品+农产品加工产业、高精铝+轨道客车产业、梅花鹿+医药健康产业、矿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升我市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打响辽源制造品牌。
附件:《关于加强辽源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