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去年以来,遇到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多,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控,改善调整经济结构,强化稳增长政策落实,经济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1.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40.7亿斤,新建高标准农田19.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东丰梅花鹿、东辽柞蚕被确定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园艺特产业产值增长6%,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17个。东丰县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东辽县获批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2.工业发展势头平缓。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项目78个,鸿图锂电隔膜三期、华纺静电短纤维等项目投产达效。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91.4%,金刚水泥产值增长52.2%,重组后的启星铝业产值增长23.6%。华龙起重、福源重型等17户“双停”企业恢复生产。新能源汽车配套基地建设纳入省规划。
3.服务业态势向好。实施商贸物流、健康养生、信息服务等方面2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汽贸小镇一期顺利建成即将投入运营。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业态加快发展,辽源电子商务园区线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农村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超过70%。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和10%。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加有效投资,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对外贸易,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
1.双创能力持续提升。出台创新创业工作实施方案,成功举办2019年“双创”周活动,推动“双创”向农业农村延伸。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新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户,成立中科院辽河源水源地生态农业实验室、博大伟业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新建格致汽车和华纺静电2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43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辽源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项目建设年”、“三抓”“三早”、“冬季三项促投资”、投资增长专项攻坚等行动,组建完成市县两级项目中心。全年开工建设500万元以上项目311个,谋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2个,储备拟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184个。吉林宽林专用汽车、百真窗业断桥铝门窗、中石油液化石油气储存站等项目竣工投产。东丰国际梅花鹿创投园、诚鼎精密汽车铸件、百万亩造林工程、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
3.消费贸易稳步增长。成功举办首届城市节,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千企促销”等活动70余场次。欧蒂爱袜业、金州现代农业等8户企业入驻京东拼购,红星医药、联贸大厦被授予“吉林省老字号”企业。辽源海关揭牌开关运行。“铝型材、袜制品、农产品”三个省级外贸基地出口突破10亿元,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12.5个百分点。我市被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三)加大改革力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稳步扩大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发展内生动力切实增强。
1.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全面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扎实推进“无差别综窗”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网上办事率达到7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2.4%,企业不动产登记最快60分钟办结。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天,新增小微企业1916户,增长8.7%。
2.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回头看”,颁证率达到95%以上。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御峰广场、巨峰生化、京东管业3户企业列入直接交易大用户名单。东丰、东辽经济开发区申报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园区取得成功。全年减税降费2.9亿元。组建职教、生态、建投集团,投融资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城投集团金融杠杆作用和助企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3.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出台“一主”产业空间布局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工业走廊和医药健康走廊建设,收集整理64个亿元以上项目纳入长春经济圈规划。不断深化与绍兴市对口合作,签署辽绍合作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吉林双天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在上海、绍兴等地组织开展辽源大米品牌推介活动。
4.招商引资积极务实推动。组织企业参加“东博会”、“厦洽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80余次。与中核电、中林、新希望、铁骑力士、雅戈尔等一批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和招商成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6.5亿元。
(四)改变城乡面貌,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城乡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出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意见,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编制完成村庄规划518个,建成8个国家级文明村镇,创建“美丽家园”5.38万户,50个村被确定为省“百村引领、千村示范”村。完成“畅返不畅”农村公路维修养护761.3公里。东丰县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东辽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园林城。
2.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省级示范城镇金州乡生态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扩权试点镇寿山镇发展加快,寿山新区雨污分流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辽源袜业、汽车商贸物流、安恕蛋品加工等6个特色产业小镇纳入全省第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名单,获批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4705万元。
3.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伊开高速二期工程建成通车,集双高速辽源段连接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四通高铁前期和辽源机场选址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养护“四好农村路”1800公里。改造提升仙城大街、福镇大路等31条市政道路,完成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1公里。启动老旧小区整治15个,回迁安置居民4077户。开展城市出口环境、违章建筑、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
(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三大攻坚战取得丰硕成果。
1.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对全市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小额贷款、典当行业、融资担保等专项整治行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下降4.15个百分点。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债务重组、活化资金周转等措施,使政府债务得到稳控。
2.脱贫攻坚成果显着。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实施扶贫项目54个,退出贫困村10个,减贫3515人,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一贷二奖五免六助”资助政策惠及学生2万余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付医疗费用仅占10.3%,解决429户贫困家庭住房问题。持续实施“五点双享两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已有4222人领取了养老金。
3.生态环境加快改善。出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集中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黄标车整治,市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到81%。成功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列入全省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的45个项目全部开工,完成造林12万亩,治理河道15.4公里,治理裸露山体50处。
(六)抓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1.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实施“就业服务效益年”活动,高标准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11个,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3%。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病影响,连续9个月启动价格联动机制,保供稳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稳定。
2.社会保障逐步加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单位缴费率由20%下降至16%,连续15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万余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和每人每年3900元,农村低保标准高于国家扶贫标准。城区拥有养老床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救助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如期完成51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实行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销售,抗肿瘤药品集中采购整体降幅56.7%。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评估,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法治市、安全生产、扫黑除恶、治安防控、信访维稳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回顾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之危、经济下行之危、偿债能力之危相互叠加,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难较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够坚实,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收支矛盾严峻,就业、物价等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城市建设、生态修复、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重点工作任务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ー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七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五大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六个体系”为抓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左右。确保节能降耗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计划。
(一)深入实施“五项攻坚”,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1.开展工业服务专项攻坚。在稳企上持续发力,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市级领导包行业、包企业、包项目机制,开展“百人助百企”行动,加强对辽矿集团、巨峰生化、东北袜业等企业“一对一”服务。出台“双停”企业复产行动方案,尽快推动利源精制重整脱困,力争全年10户以上“双停”企业复产。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出台新一轮工业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方案,2020年实施技改项目70个。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动实体经济降本减负若干政策,为企业松绑减负。
2.开展投资增长专项攻坚。坚持抓项目稳投资,启动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三抓”“三早”行动。全力落实新开总投资210亿元的项目计划,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项目中心作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重点推进百万亩造林、吉林双天现代农业产业园、启星铝业新建生产线、欧亚体验式购物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结合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深入研究对接国家政策,谋划300个重大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和社会事业类项目,提高谋划项目落地实施转化率,增强投资后劲。
3.开展消费供给专项攻坚。实施“消费供给年”活动,开展“千企促销”“惠民车展”等专项行动,举办第二届“城市节”。发展网红经济,引导定制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扩大袜子等地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出台加快夜经济消费升级实施方案,改造提升辽河半岛、御水丹堤等特色商业街,支持汽贸小镇一期开业运营。加快发展冰雪经济,打造观光游、红色游、体验游、研学游等热点旅游路线。
4.开展招商引资专项攻坚。围绕“211555”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招商,引进关联企业带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充分对接利用国家和省级层面招商平台,组织好企业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对签约的项目实施专班跟踪服务,重点推动红星美凯龙、雅戈尔、新希望、铁骑力士、蓝城集团等与辽源洽谈合作的重大项目落地,全年对接洽谈产业链条、特色资源、填补空白等招商项目100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
5.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攻坚。全面复制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加快落实34项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缩短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制定对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实施缴费返还或补贴等支持政策。
(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1.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出台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5户以上。支持企业与长春“三所”、吉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合作,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20项以上,力争在鸿图锂电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发、格致汽车高端轻量化模具研发、长江胶管特种输油胶管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
2.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支柱产业升级、优势产业扩能、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升级四大工程,围绕“211555”产业发展格局,招引企业、谋划项目、延伸链条、加强配套,逐步扩大产业集群。坚持以“智慧辽源”建设为引领,出台工业重点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行动方案,推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打造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
3.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出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推进袜业、梅花鹿、琵琶、铝业、蛋品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品牌与制造业融合。支持发展壮大东北袜业国检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和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推动梅花鹿深加工企业对接国际涉鹿行业标准进行高端产品研发;加快发展琵琶制造和演艺产业,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围绕启星铝业、利源精制打造新材料和特精产品等品牌,推动铝原料一体化采购,筹划建立铝业研发设计中心;升级蛋品中试中心,加快打造“中国蛋谷”。
(三)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开放型发展新格局。
1.全面落实“五大改革”。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确定的营商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城市环境、干事环境“五大改革”任务,清单化、责任化、项目化、机制化承接和落实。以“五大改革”为牵引,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提前介入服务;增强城投集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推动资产证券化,加快中期票据、公司债等发行工作;对标浙江“亩产效益”评价模式出台政策,集中力量扶持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效率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2.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出台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上下级财政关系。设立中小企业产业转型担保基金,举办“金融助振兴”辽源专场活动。落实好输配电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城管、环卫、物业管理职能下放后政策制定、监管考核,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维护市场化进程。
3.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加快融入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落实好我市“一主”产业空间布局、工业和医药健康走廊实施方案,实施年度清单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对口合作和多层次战略合作,确定2020年对口合作重点项目和工作计划,加快推进辽源绍兴产业园建设,招引更多的绍兴项目落户园区。继续巩固我市农产品在绍兴的比较优势,在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方面开展研发对接,加强与诸暨市袜业产业的深度合作。
(四)深入实施“补短板、强弱项”,打好三大攻坚战。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关于巩固脱贫成效保障稳定脱贫的意见,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工作。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继续完善“一贷二奖五免六助”资助体系,织密筑牢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商业保险等“五道防线”。认真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持续巩固各级各类巡视、督查、考核、审计等反馈问题整改成果,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2.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等环保督查年度整改任务。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推进中节能3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稼源秸秆生态板等项目建设。开展燃煤锅炉、施工和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确保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持续提高。全力推进东辽河流域治理收尾工程,按期完成辽河流域涵养林一期等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杨木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裸露山体、废弃污染土地和废旧矿山等综合治理工程。
3.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面理清政府债务结构,积极向上争取债务利息、贷款年限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有序推动存量债务置换,力争将政府债务风险降低到警戒线以下。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城投集团、建投集团等融资平台担保能力,推进职教、生态集团市场化运作。出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施方案,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护体系,完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数据系统,确保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1.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0亿斤水平,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基地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推进东丰国际梅花鹿创投园、长白山特色浆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收益联结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力度,全年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以上。
2.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东丰县省级生态城镇化试点进程,加快金州乡省级示范城镇、寿山扩权试点镇和那丹伯、横道河、渭津、安恕、辽河源等重点镇建设。落实加快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高水平建设辽河源生态农业、沙河影视旅游、横道河冶金、安恕蛋品等特色产业小镇,积极组织申报全省第二批特色产业小镇试点。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目标,全市行政村全部达到省级达标村以上标准。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国道303绕越线改建工程,实施红五星互通立交改建、辽源北环路养护中修等项目建设。完善四通高铁和辽源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机场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完成市政道路、水电气热管网、绿化亮化等年度建设改造任务。启动28个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设琵琶主题广场。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危房改造、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
(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1.保持就业物价稳定。把就业创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落实好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农民工、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力度,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等活动,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做好全市保供稳价工作,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特殊群体助学政策,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推动中医院大厦改扩建、市第二医院医养结合综合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逐步开放公共文体场馆,争取和办好各级各类文体赛事。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切实加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事务、人防、气象、地震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重点行业双重预防机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保障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完善互联网综合法律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加大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力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