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地震科普>>震害防御与应急救援

        地震来了怎么办(三)——震级和烈度

        发布时间:2018-11-15 09:08 信息来源: 地震出版社

          (1)地震震级

          地震有强有弱,科学家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地震的大小呢?

          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与震源释放出的弹性波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约相差30多倍。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1%;中强震、强震就更少了。

          (2)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后,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区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多数地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地的地震烈度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责任编辑:李天海)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