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辽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房振波。房书记您好,欢迎您! [ 2018-05-02 9:00] |
【房振波】 |
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2018-05-02 9:02] |
【主持人】 |
请您介绍一下,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 [ 2018-05-02 9:03] |
【房振波】 |
好的。辽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四大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7亿元,增长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7亿元,增长8.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增长1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在全市领跑,并通过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家评审。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排头兵,为全市创新转型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在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研究破解。一是代行职能模糊,依法行政“越位”问题突出。由于开发区不是法定的行政区划层级,在经济、社会等各项事务管理上没有法定授权,开发区管委会只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市政府行使功能区内的经济管理职能。但随着区域发展,职能边界逐渐模糊,出现了“越位”的问题。农林水、民政、卫生、教育、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没有相应的审批和管理权限,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存在行政执法风险和管理“越位”问题。二是政府化倾向严重,管理“缺位”的问题突出。管委会的机构设置、人员队伍不匹配,各项工作疲于应付,效率低下,导致经济发展上投入精力有限,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招商引资、运行监测、经济统计分析等职能弱化,管理“缺位”问题突出。三是创新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开发区可用财力少,日常运营保障、社会事业建设占据了绝大多数,园区发展的投入有限,培育新动能后续乏力,有限财力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身运行机制僵化,导致在破解创新发展、政策支持、营商环境打造、生产要素匹配、金融服务创新等问题上,招法办法不多,难以形成开发区的“辐射效应”和“洼地效应”。 [ 2018-05-02 9:06] |
【主持人】 |
房书记,开发区此次机制体制改革的依据有哪些? [ 2018-05-02 9:07] |
【房振波】 |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成为本地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结合贯彻落实中办意见,以及通过学习调研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绍兴袍江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为开发区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可资借鉴的先进经验。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体制机体创新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多次听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情况。开发区坚持边探索边实践,充分吸收各方面建议,形成了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案。 [ 2018-05-02 9:17] |
【主持人】 |
请您介绍一下此次机制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有哪些? [ 2018-05-02 9:18] |
【房振波】 |
针对此次机制体制改革,我们的主要思路是:突出开发区主责主业,围绕产业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建设与管理、投资与促进服务职能,深入实施“两转一促”,即转职能、转方式、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功能区的需要,做好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上“加减法”,实行经济管理功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分离的机制,发挥省级开发区的辐射带动、示范先行作用,与县区工业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协调、共同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 [ 2018-05-02 9:25] |
【主持人】 |
我们此次机制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2018-05-02 9:26] |
【房振波】 |
随着这次改革,我们要着力做到“三个突出”、努力实现“三个转换”,深入做好体制机制改革这篇文章。“三个突出”,即突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突出百亿级“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突出金融创新服务,持续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三个转换”,即体制机制转换,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服务发展方式转换,实现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动和动力。 [ 2018-05-02 9:33] |
【主持人】 |
房书记,您跟我们讲讲此次机制体制改革的路径? [ 2018-05-02 9:34] |
【房振波】 |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行管委会主导的“管委会+公司”的运营模式。大力推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解决小机构大管理、政企不分问题;解决效率优先问题;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一步理顺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新的管理架构,形成资本控制下的资产运营新模式。 [2018-05-02 9:37] |
【主持人】 |
作为重头戏,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请您介绍一下? [ 2018-05-02 9:38] |
【房振波】 |
一是调整开发区主要工作职能。辽源经济开发区工作职责调整为“辽源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和辽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分别为中共辽源市委和辽源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领导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行使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内的经济建设与管理、投资与促进服务职能,对区域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安全生产、涉及企业信访稳定等事务实行管理”。开发区不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将现有的社会事务等职能按属地和职责范围,划转到所在地县区政府和市政府相应部门,充分依托所在地各级政府和市直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二是建立开发区与其他县区的协调机制。建立产业发展规划区域与行政管辖区之间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机制,解决开发区与县区政府在经济建设与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建设需求的矛盾,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建立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以开发区为平台,推动全市产业经济互动发展。鼓励各县区参与开发区建设。各县区项目落户开发区,均可享受市政府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按照共享机制,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产值分计、税收分享政策。四是建立财政扶持机制。合理匹配事权与财权关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财政体制,鼓励投资者在开发区内投资兴业和总部建设。五是建立统计评价体系。健全开发区统计监测体系,全面反映开发区的发展速度、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等。科学做好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与市、县区经济数据的分割、整合和上报工作,为落实“共享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六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探索适应开发区发展的干部管理机制,发挥激励引导作用;推行政企分开,实行灵活的人才选聘制度。七是调整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八是改革考评监督机制。按照开发区管委会调整后的职责,进一步重新确定符合开发区实际的考核体系。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县区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发区党工委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体制机制创新排头兵,为全市经济转型作出应有贡献,为创建国家级“双区”不懈努力。 [2018-05-02 9:42] |
【主持人】 |
好的,感谢房振波书记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网友朋友们热情参与,再见! [ 2018-05-02 9:43] |
【房振波】 |
再见! [2018-05-02 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