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市政府工作部门

        县区、开发区

        东丰县 东辽县 龙山区 西安区 经济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互动交流>>在线访谈>>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支撑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互动交流

        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支撑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01-09

        嘉宾:辽源市科技局副局长张玉宝

        摘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靠创新来驱动,创新则靠人才来支撑。...

        主持人

        网友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市科技局副局长张玉宝。欢迎您,张局长!2020-01-09 09:30

        张玉宝

        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2020-01-09 09:32

        主持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靠创新来驱动,创新则靠人才来支撑。近年来,我市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2020-01-09 09:34

        张玉宝

        近年来,我市根据实际,适时提出辽源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强化柔性引才,着力聚智用才,活化形式育才”人才强市工作思路,狠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打造“人才、项目、资金、平台、转化”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竭力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新服务环境,有效激发了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辽办发﹝2017﹞38号)相关人才政策,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股权激励和分红、技术服务和转让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完善人才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我市的人才工作的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等硬环境和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等软环境,为造就人才、吸纳人才、使用人才、表奖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我们出台了《辽源市科技创新团队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形式。建立科技人才工作容错免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和宽容力度。切实提高人才工作质量。
        二是项目扶持人才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争取上级项目支持,组织企业承担实施了资金达1.9亿元的358个国省项目,保障和激励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大展身手,亮技创新;培育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主要标准的省级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36个、科技型企业69个。一大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为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作用提供了支撑与展示平台,助力科创人员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带动和引领了辽源两大主导产业和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柔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县区政府及企业开展与中科院长春三所和吉大等院校“互动双走进”系列对接活动,活化政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市政府与吉大的合作,组织吉大专家走进辽源活动。华纺和瑞意粮机分别与吉大材料学院签订具体合作协议,其中华纺引进吉大材料学院李全明教授等高端人才来企领军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团队技术创新,实现“企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龙山智慧产业园、吉林大学商学院和齐力众创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吉商产业创业发展研究院组织了研究生来辽实践调查活动;在龙山智慧产业园设立吉林大学辽源技术转移中心。积极落实辽源市政府与长春理工大学签订政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元隆达、瑞意粮机等企业与长理工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吉诺树脂和长春工大合作,聘用分子合成专家王世伟博士为企业技术合作指导顾问,发挥了产学研用的协同作用,支撑企业技术攻关创新与成果转化,培养了一支技术创新团队,经济效益连年递增,产品远销省内外。截止目前,我市已有68户企业与62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科研人员一起实现多项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打造人才创新研发平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我市建有格致汽车等4家院士工作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等为代表的四位院士带动近二十人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服务辽源产业发展,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实现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以产业及研发集聚的辽源经济开发区通过省级高新区专家评审。我市建有省级中试中心3个,产业联盟2个。东北袜业园发挥省针纺联盟牵头单位和针纺中试中心作用,研发人员以适合特殊人群、特殊职业及各类体育运动的功能袜为研究重点,已开展200余款新产品的研发。其自主研发的“复合多功能矿工袜”通过省级专家评价。博大伟业在长春建立了研发中心,吸引省药物研究院李晓东研究员等域外专家开展研究,研发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三类新药聚普瑞锌在全国第68届药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中国十大重磅处方药品,已经批量生产并进入有关省的医保用药目录。通过建设以人才为核心的3个省级高新园区和基地,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优势,推进高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建有市农科院、格致汽车、博大伟业、华纺静电、睿康生物等省市级科技创新中心43家,集聚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夯实科技研发基础,培育出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62项。建立吉林科技大市场辽源分市场,填补并完善了线上与线下的技术需求与交易平台。深入开展技术难题(需求)和产学研合作情况调查,征集技术难题(需求)140项,组织校企技术探讨与对接30余次。
        五是营造人才创新激励氛围。市科技局连续多年在全市年度科技工作会议总结科技创新工作,表奖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与优秀个人。推荐元隆达王中通过国家评审为“国家万人计划创新个人”;推荐东北袜业的于立萍等3名老师被聘任为2018年度吉林省科技创业导师;推荐东北袜业纂绍新申报省首届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个人奖,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核,获得奖金10万元;推荐李德群等8名科技专家为市政府顾问人选。建立了203人的辽源科技创新专家库,推荐认定188名省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第三方评审机构评定了四年来申报的70项科学技术奖,以市政府名义予以表奖。征集职业技术学院葛立臣教授等六位科技创新人才事迹编入省“双创”人才事迹汇编。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大赛及“魅力科技 逐梦青春”科技之旅夏令营,激发青少年创造发明热情,从小根植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方法,挖掘储备了未来创新人才。统筹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创新创业大赛和国际国家展览会,推介企业及个人科技创新成果,开阔眼界,学习交流域外科技创新经验。通过多种形式,选树了一批我市本地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新闻媒体跟踪报道获奖企业与个人,引领激励广大科技创新人才勇于创新、乐于创新,营造了全社会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2020-01-09 09:44

        主持人

        通过刚才张局长的介绍,可以感受到市科技局围绕科技创新、围绕创新人才作了大量工作,效果也较突出,是否还有不足和短板?今后如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 2020-01-09 09:46

        张玉宝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不足,成为我市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之一。作为科技主管部门,破解科技人才短缺问题、补齐短板,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科技创新中心扩量提质,加大产学研合作推动力度,启动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发挥院士工作站聚才、攻关、成果转化等作用,积极培育认定科技创新团队,进一步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为切实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素质,搭建科技人员协同创新载体,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我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的人才创新体系。2020-01-09 09:50

        主持人

        刚才您说到科技创新团队,很多网友关注什么是科技创新团队? 2020-01-09 09:51

        张玉宝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以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引进和培育一批研发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着的创新团队,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资源的当量聚集。2020-01-09 09:52

        主持人

        申报创新团队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2020-01-09 09:53

        张玉宝

         科技创新团队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研究方向明确。在我市优先发展的领域、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明确经济社会或企业发展的关键、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二)工作条件齐备。须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实验条件,所在单位有良好的固定科研环境,能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有专项的科研经费,支撑团队研发等工作。
        (三)管理制度完善。依托单位具有科学的管理制度。
        (四)科技成果显着。团队近三年产权清晰的主要科研成果显着或成果转化应用效益明显。
        (五)创新规划明晰。团队在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前景、预期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要有明晰的规划。
        (六)成员组合科学。
        1.团队主持人员。应拥有1-2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相当技术职务的技术创新带头人(其中外聘技术带头人每年应在团队依托单位工作183天,即6个月以上)。
        2.团队成员构成。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总体规模不少于10人(全职全时人员),其中依托单位的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科技创新团队应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半数以上成员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具有本科学历。
        3.团队分工明确。所依托单位应在本市登记注册,依托单位可以是单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是多家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战略联盟,内部各组成单位之间应有切实可行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020-01-09 09:57

        主持人  

        具体申报程序是? 2020-01-09 09:58

        张玉宝

        申报团队通过依托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县(区)科技局真实性审核签字盖章后,向市科技局推荐;市直单位直接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初审,通过专家评审,最后由市科技局研究确定“辽源市科技创新团队”。2020-01-09 10:01

        主持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时代,是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提振士气,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推动辽源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非常感谢张局长来参加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期再见! 2020-01-09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