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登录 注册

        2011年辽源市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2-02-01    点击数:

          为建设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方便群众、廉洁高效的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政府机关,辽源市财政局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一、  组织机构情况

          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于年初调整了辽源市财政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吕兵,成员:刘道京、肖向前、姚峰、李鹏、杨光、田秀梅、孙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岳斌,副主任:檀正东。成员:王平、史铁军、边晓娟、李刚、耿忠录、候荣芳、裴劲松、董辉、严向环、杨林红、曹志江、李宏文、陈建国、林志海、李军、刘义峰、刘殿忠、李晓波、马术芳、杨佳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务信息的组织协调、申请受理、目录编制、内容更新等日常工作。将政务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称、电子邮箱地址、办公地点、联系电话在辽源公众信息网财政网页上进行了公开。

          二、  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编制情况

          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已完成。内容包括12个方面:一是领导简介,介绍辽源市财政局主要领导的简历及其负责管理的工作和科室。二是财政部门职能,介绍辽源市财政局的主要职责。三是内设机构,介绍辽源市财政局的内设科室。四是下属单位,介绍辽源市财政局的下属单位。五是机构职责及管理权限,介绍辽源市财政局内设科室和下属单位的主要职责及管理权限。六是政策法规,介绍财政相关法规政策及内容。七是行政许可,介绍会计从业资格许可。八是行政审批,介绍行政审批的范围、条件及主要流程。九是办事指南,介绍各业务科室的办事流程。十是会计管理,介绍会计管理的相关内容。十一是工作动态,介绍辽源市财政局最新的工作动态。十二是机关建设,介绍辽源市财政局的机关党建情况。

          《政务公开指南》已于2002年编制完成,并且每年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三、  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及进驻“中心”情况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2004年,我们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清理,初步清理参照省财政厅的标准,拟保项目7个,后经市政府法制办把关保留2个。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许可;二是代理记帐许可。其中代理记帐许可已及时进驻“中心”。会计从业资格许可因需经考生报名、资格审查、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发证等多个环节,业务比较繁琐,专业性强,纳入“中心”管理会给考生带来不便,不能体现高效、快捷、简便的宗旨,所以目前还没有纳入“中心”管理。此事已向“中心”做过书面说明,得到“中心”的同意。

          四、  政务公开载体建设情况

          一是普遍制作了揭示板、导示图。设立了投诉箱和4部举报电话(局办公室3252473、3252563,信息中心3225200,局纪检组3252504)。将财政局职责及重大即时性信息输入到大屏滚动字幕。二是实行公开承诺制。对全年重点工作、主要领导工作目标责任制、软环境治理和政(行)风建设以及相关的廉政建设规定都在辽源日报上予以公布,向社会做出了承诺。三是重新聘请了政(行)风建设监督员,并召开了政(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主动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每季度向市人大报告一次,对人大的专项检查、视察工作认真对待,态度端正,做到实事求是,阳光行政。

          五、 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目录。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将应该公开的事项、规范性文件全部向社会公开。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基础工作,强化监督检查,完善政务公开载体,使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规范化,同时抓好会计核算中心这个政务公开基层联系点。